锚定概念点
锚定概念点是构建知识体系结构的第一步。由于本文读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只是这些知识基础和知识概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导致了理解新的知识和搜寻已经习得的知识相对比较困难。甚至会造成已经习得的知识的遗忘。
以笔者最近的考研数学咨询的学生为例。
有很多初高中就应该已经建立起来的基本数学操作被更多知识掩埋了。例如常会用到的三角代换技巧,在高中应用于求根式型函数、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等。但有的同学在考研数学中就无法准确应用这些相应技巧了。例如在积分被积部分出现了形式类似于高中需要进行三角代换的部分时,同学们将这个方法作为一种单纯的积分技巧进行记忆,而不是将这个三角代换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于积分中。先看看章节条目式的知识节点:
章节条目式的知识系统
笔者在高中教学中经常看到这种形式的笔记。此处节选出来的是上面提到的几个章节中,有的同学可能形成的总结笔记。这种总结的好处非常明显,对于每一个章节的内容,能够清晰区分所有的方法,同一个知识章节中也能够将方法进行进一步扩充。
但是,这种总结方法存在一个很大的劣势。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习得知识迁移会比较困难,这导致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无法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辅助,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所以上面的知识应该修正为类似下图的知识节点框架:
节点式的知识系统
在修正以后,保留有原来的知识系统的框架特征,但将每一个章节抽象为单一的一个个知识节点。而每一个知识节点内部不再臃肿,不需要重复记忆每个知识节点中会用到什么样的方法技巧,而是将需要“调用”的方法作为该章节外的知识节点。这种方法就已经解决了上述的劣势。一个方法被掌握了以后,就是一个独立的知识节点,这个节点能够和别的很多节点建立起来联系,从而解决章节内的知识无法拓展应用的问题。
在初中小学知识量较少的时候,同学们尚且能够利用第一种方式来进行总结,并且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年级升高,知识内容大幅增加,再使用章节式的总结方法就难以完成质量较高的学习了。这个时候建立适合于自己的知识框架,甚至于重新构建和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都是值得每一个学习者尝试的事情。
在使用本操作手册进行知识体系构建的第一步即是锚定概念点。下面介绍三种不同的概念点锚定法。锚定概念点相当于建立上述节点式知识系统图中的一个圈。